随着数字技术快速迭代,摄像头日趋高清化、小型化、隐蔽化、智能化,存储多元化、云端化,其应用不再局限于安防,还广泛用于老人、婴儿、宠物看护以及运动摄像、智能家居、医学诊断、调查取证等。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近日调查发现,摄像头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,如影随形的“安全”隐患越来越令人不安,众多受害者更因隐私泄露饱受羞耻、恐惧、焦虑之苦。给七十二变的摄像头套上“紧箍咒”,让科技进步造福于人而不“伤害”人,迫在眉睫!
武汉市汉口前进五路电脑广场一楼一间门店内,销售一款麻将大小的网络摄像头,通过手机卡联网,具备移动侦测、人像检测等功能,售价390元。该设备及包装上均无商标和生产厂家信息。卖家解释,“它介于正规与非正规之间,所以没标品牌。”
该电脑广场一门另一间店铺销售的“视音频记录笔K3”,长约8厘米。女店员称“这是线下能找到的最小摄像头,可连续摄像5小时”。其包装盒、说明书上均无商标、厂名厂址。女店员解释,“这是边界产品,不讲牌子。”
线上售卖的摄像头更加庞杂,摄像头外包装多为英文通用名,厂家信息难觅踪影。某网“随时暴富数码店”售卖一款“记录仪高清执法录音录像摄像机”,机身呈黑色,重量23克,装有旋转镜头,充一次电可录像3小时。其包装内外不见厂名厂址,记者询问卖家客服,对方回答“国产”。
有关统计显示,今年上半年,我国大众消费级监控摄像头销量达到2791万台。然而,市场上销售的摄像头许多无厂名厂址,有的无CCC认证(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)和进网许可证,有的联网APP存有安全风险。
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《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》,“移动用户终端”属于需要CCC认证的“1606类”产品。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设备认证中心表示,接入公用电信网络的设备,需要办理进网许可证。
记者近日调查发现,电商平台摄像手表销量惊人,许多电商卖家销量达到100万+,有的无CCC认证和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,有的标注破绽百出。
“顶配智能电线G全网通独立插卡,具有超清双摄像头”,“Cool数码臻选”“NXY数码科技”等卖家在电商平台上销售的摄像手表,标注的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(CCC认证)尾号为“537”,而该证号并不存在。
武昌区中北路世纪彩城小区的李女士,因楼下私家车多次被划伤,花329元网购“圣三威视”无线监控摄像头,附带有一张需要付费使用的4G流量卡,通过“千鸟物联”APP实时查看。李女士充值了179元一年的无限流量套餐,全程无需实名认证。
越来越小巧的摄像头,可轻而易举藏身于眼镜、胸牌、手表、运动手环、车钥匙等穿戴及日常用品,变身“偷窥眼”。“龙安电子”“立春智能电子设备”销售的户外蓝牙眼镜,在镜架前方正中央,隐藏着一直径约1.5毫米的摄像头,视角100度。“高清录像,超长续航”的胸牌,在电商平台十分畅销,一些商家可为每一个胸牌定制图案,胸牌左下角的摄像头,伪装成火车、坦克、轿车、摩托车的车轮,或卡通宇航员头部,或兔子、儿童的眼睛,并完美融入图案。
还有卖家直接销售摄像头模组,主板加上电池,厚度1.2厘米重量30克,镜头与主板间有5厘米长的排线,摄像头可在插座、墙角等处隐身,不易被人察觉。
眼下,许多人出于安全考虑,在住宅的猫眼、大门、阳台、外墙等安装摄像头。但也有一些人打起歪主意,将摄像头对准隐私空间。
9月15日,石家庄华强广场的两家民宿被发现有隐藏摄像头,涉嫌非法使用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嫌疑人王某华等3人被警方抓获。经查,这三人借住宿之机在客房内偷装监控设备,以牟取非法利益。业内人士称,有的民宿店老板会对房屋进行精致装修,房价定得极低,盈利主要靠售卖视频与直播收费。我国民宿企业达到16万家,住客隐私安全受损,引发行业信任危机。
出售客房摄像头观看权限,在贴吧已是公开的秘密。记者通过某网贴吧“摄像头”,联系上多个账号,有的开价30元,即发来多组监控截图,内容有情侣、夫妻画面,美容院走光露点瞬间等;有的与记者互加QQ后,先发来几段不堪入目的监控视频,随即推销摄像头和某商城APP,购物可获赠观看客房联网画面的用户名和密码。贴吧一用户私信记者宣称,交费680元可获得一组5个联网画面观看权限,客人插上房卡摄像头通电开始工作,APP支持视频回放,对方通过与记者的QQ对话框录屏,现场演示登录后的酒店客房实时影像。
“想在酒店客房安装摄像头吗?出钱就有人代劳。”用户“四扎鸟”近期连发两个帖子“安装摄像头,靠谱,私聊”。记者联系后,对方称,“可在任何城市安装,只要是酒店就行,安装一个摄像头6000元。”
更有甚者,闯入私宅安装摄像头。前不久,老河口市钱某为掌握前女友蒙某感情状况,两次撬开蒙某住处门锁安装隐形摄像头,钱某通过手机软件远程实时查看蒙某起居,系统自动保存视频。钱某因犯非法侵入住宅罪,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,缓刑一年。
一项针对我国网民的调查显示,近八成受访者担忧自己成为受害者。摄像头被人操控,酒店客房、厕所、更衣室、出租屋等私密空间“被直播”的新闻,频频冲上热搜。9月11日,河北一女士通过抖音发布视频,显示她在自家卧室打扫卫生时,摄像头竟然多次传出陌生男子声音。该女士表示,安装摄像头是为了方便照看孩子,她觉得很害怕。该条短视频仅当事人抖音账号评论1.7万条,转发14.7万次。
联网摄像头,通过技术手段可以非法操控。相关判例显示,仅有小学学历的男子张某,在网上出售软件程序,可获取IP摄像头用户名和密码,该软件先后有235人次使用。初中学历的张某,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获取了能够侵入家庭摄像头的方法及一款软件,侵入并控制了30余台家庭摄像头。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发布的案例显示,巫某某控制的摄像头超过18万个,涵盖医院、家庭、养老院、实验室等,并宣称“足不出户看世界”。
联网摄像头后,手机APP可实时查看画面,为了实证其安全性,10月30日,记者委托湖北省软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,对多款APP软件进行检测,结果不容乐观。
“老表甄选数码”的一款“5G全网通插卡手表”,联网APP为“微卫士”。检测发现,在隐私合规方面,该APP申请的19项权限中有9项为敏感权限,即存在违规收集个人信息、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、频繁自启动和关联启动风险;检测过程捕获419次敏感行为,即危害用户隐私或者安全的操作。在应用安全方面,存在45项安全漏洞风险,还存在本地数据存储安全、APP防御检测等5项高危风险。
“漫天星数码”等商家销售的“智能电话手表”,联网APP“V Band”下载109万次。该APP在检测时,共捕获177次敏感行为;在应用安全上,存在44项安全漏洞风险、6项高危风险。
科技催生的强大声像摄录功能,与维护公民隐私权、保护个人信息的矛盾,在当下信息化社会愈显突出。
道德教化可增强人们的是非观,约束不当行为,但消除无序、打击非法、维护权益,法律规制不可或缺。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规定,自然人享有的隐私权保护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、侵扰、泄露、公开等方式侵害。对偷窥、、窃听、散布他人隐私的行为,我国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规定,一般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;情节较重的,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,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。
北京盈科(武汉)律师事务所肖东升律师认为,网络上揭露的“直播隐私售卖”黑色产业链乱象,是祸首。对类似行为,包括提供器材的生产者、销售者,刑法、治安处罚法等都明确规定了打击、惩治条款。《刑法》第二百八十三条、第二百八十四条,相继规定了非法生产、销售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罪和非法使用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罪,前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;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,后者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。
尽管法律相对完备,但众多司法领域人士认为,执法不到位、维权之举“踏空”,是人们对隐私遭侵犯“不安感”加剧的重要原因。一是执法部门对公民隐私权保护的认识不够,认为人格精神伤害难以判断,多以调解、治安处罚处理纠纷;二是多部门执法产生空白点,比如面对制售非法偷录器材,大家各管一环,难免相互推诿;三是部分被侵权的受害方,常因怕丢面子、代价太高而放弃维权;四是一些者以心理变态、人格缺陷被轻处后,屡抓屡犯。
让不法分子付出更高成本,是大家的共识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昊认为,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了“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”,保护范围涵盖包括公民姓名、身份证件号码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、住址、账号密码、财产状况、行踪轨迹等。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,包括当下针对隐私使用较多的非法使用窃听、窃照专用器材罪名等,其所保护的法益范围都不能完全覆盖个人私密空间、私密活动等隐私权。他建议,在刑事追责上可以考虑设立侵犯隐私罪,以严厉惩处屡教不改或引发严重后果的行为。
多名受访群众呼吁,行政管理部门要补牢摄像头生产、销售,影像存储、调用等监管漏洞,加大对、恶意侵犯隐私行为的日常执法惩戒力度,像民宿、酒店场所出现的行为,公安、市场监督、旅游管理等部门不仅要对实施者依法追责,还要依法追究民宿、酒店方责任。
随着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基因编辑等前沿科学技术快速发展,科技伦理面临诸如人类尊严、生命健康安全、隐私保护、人伦关系、生态安全和资源分配等方面的现实问题。摄像头作为电子产品,本无善恶,要套上“紧箍咒”的其实是人的行为。唯如此,现代科技才能趋利避害,最大限度增进福祉。